收藏本站   |  English 
 
   
  企业文化
  Enter Jilinsengong
 
    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林人风采 >最美人物

“吉林好人”王良


 

经过3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推荐和评审,4月22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组办的2015年第一季“吉林好人”评选活动名单揭晓,红石林业局帽山林场工会主席王良喜获“吉林好人”荣誉称号。

帽山林场是红石林业局最早建场的老林场之一,经过30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的帽山林场仅工亡遗属就有12户,还有各种原因导致的孤寡老人36人,造成人员老龄化,社情复杂的现状。让这些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企业着力解决的问题,然而有一个人却走在了企业的前面,一直为企业分担着这份责任,且无怨无悔,他——就是王良。

帽山林场住着一位70多岁的杨淑芬老人,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五七家属队的工资仅够她买药的,生活非常拮据。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不知是生活窘迫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十几年来儿子只给老母亲寄回过五百元钱,仅一个在当地生活的儿子身患股骨头坏死,老人还得时常去照顾他。王良经常去探望她,还趁出差的机会,为老人购置了棉衣、棉被等物品送到老人家里,叮嘱老人要注意保暖,才能减少犯关节炎的机率。有一次,王良在看望杨淑芬大娘时,老人嗫嚅着,说大儿子的孩子考大学了……话音未落,王良已知其意,他立刻拿出500元钱递到老人手里,让大娘拿去给孙子,表达一下奶奶的心意……

像这样的事儿,王良默默地做了很多很多。在平日的生活中,不管是哪一位老人家里有困难了,王良都如及时雨一般出现在老人家里,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装着这些老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看哪位老人了,知道什么时候哪位老人家里该需要用啥了。每逢节日,他都会带上米面油等或是一些应节的食品、水果去到老人的家里,嘘寒问暖。第一时间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王良的父母早已不在了,他就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孝敬。那些老人也不拿他当外人,有时急需用钱了,低保或是社保的钱一时不能到位,他们就会去找王良。

“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时候,咱现在对老人好,将来才会有人对咱好。”这是王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帽山林场,王良就像大家的家人一样,凡是家里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人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林场生产一线有个29岁的工人沈奎,年纪青青就被诊断出患有胃癌。沈奎的妻子是改嫁过来的,带来的一个女孩正上小学,与沈奎结婚后又生了个女孩,刚会走路。沈奎本身收入不高,还要负担家里的大部分开支,手术费用在他眼里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沈奎绝望了,丧失了生活信心,一心在家里等死。林场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员工自愿捐款。在捐款现场,有些人不愿意拿钱,又碍于情面,所以一边等着捐钱,一边唠唠叨叨地发着牢骚,王良一声不吭地走到队伍的前面,带头捐了200元钱,回头说:“谁都有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想让人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你就得先帮助别人。”所有人都安静了,大家排着有序的队伍,一个一个向捐款箱里投下了自己真心实意捐出的钱,仅一个上午,帽山林场200多名员工就捐了12000多元钱,及时为沈奎交上了手术费。在沈奎住院期间,王良多次利用出差的机会去看望他,鼓励他重树生活的勇气,生病并不是世界的末日,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治好了,还可以有更好的未来。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王良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温暖着沈奎结冰的心,现在沈奎正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他开朗乐观,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帽山林场前勤架设工胡延明得了精神分裂症,2006年被送到吉林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他家里只有一个继母,所以根本没人去医院看望他。虽说非亲非故,但王良每次出差去吉林,都要带上些水果和食品去看望胡延明,给他一些精神安慰,鼓励他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他这一坚持就是6年。直到2011年春天,王良找到林场领导,他说:“我去医院看望胡延明了,医生说恢复得不错,不行我去和医院说说,让胡延明出院吧,好人在那种地方也容易得病,胡延明是咱们的职工,给他一个正常生活的机会,也许他就能好。”林场领导采纳了王良的建议,派车将胡延明接回林场,并在后勤给他安排了工作,让他有一个与正常人接触和生活的空间。而王良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他,胡延明回来的时候王良为他买了新被褥、电饭锅、盆、碗等生活用品,并定期去吉林医院为他买康复所需的药品,现在胡延明病情稳定,基本痊愈。王良不仅为社会和家庭减轻了包袱,同时也为胡延明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

2010年7月28日,红石林业局帽山林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顷刻间,良田变泥淖,家园变汪洋。站在自家楼顶上的王良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正在大声呼救的群众,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垮塌,群众生还的希望将十分渺茫。王良不顾危险,毅然决定带领几名同事,立刻展开营救。因水流湍急,距离又远,喊话根本听不到,他便打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房之间的暖气管道爬到自家的屋顶。当时有6名妇女和儿童在屋顶上,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把家中的绳索接到一起,可还是不够长,他急中生智又把家里的床单接到了绳索上,终于在管道上系起了一条生命线,在王良的指挥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全部安全转移到了他家。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王良又逐一进行安抚。不久,林场组织的救援队来了,他安排妇女儿童先行撤离,然后是老人,再然后是年轻人,最后才是自己。

洪水过后,政府为每个受灾户发放救灾物资,可王良却什么也没领回家去,在发放现场他就把自己的那份分给了受灾更重、更需要的人,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相信林场领导、相信局党委一定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是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红石林业局也发起了“献爱心、做贡献、援灾区”的活动,王良第一个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企业组织的捐款活动中捐出200元,其实在那之前,他已经通过邮局汇出了500元。

2013年5月,帽山林场老家属区停止了自来水的供应,剩下的二十几户困难户吃水就成了一大难题,特别是岁数大的孤寡老人。王良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记起,在他家老平房后面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就是水位低。于是便找到场长王新东商量,想利用起来。他自己出资买了井头、水泵安装到了井中,至此,老林场的困难户和老人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老人们一提起这件事就高兴的说:王良就像我们的儿子,事事都为我们着想,要不是他为我们修了这口井,我们吃水就真的成了难事。

在他参加工作的近29年里,他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大忙人”。什么时候见到他,他都在忙,不是出车,就是刷车、做保养,要么就是去看这个大娘,或者那个大爷了,他曾无数次为困难孩子送去学习用具,为贫困家庭和老人送去钱物。2009年春,当他得知现在林场还有一些学生因交不起课本费和生活费而愁眉不展时,他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并承诺以后会继续出资帮助那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011年,王良被红石林业局评为道德模范,奖励3000元钱,他拿着奖金悄悄来到主办单位——红石林业局党委宣传部,委托宣传部领导把这3000元奖金分成6份,两份给了当年同期受到表彰的、家里生活条件困难的道德模范,其余4份分别给了沈奎、胡延明等帽山林场的困难职工。

在一次次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快乐,收获了幸福,当问起第一次做好事是什么时候,他已然不记得了,好像是给一个拾荒人买吃的、送衣服;又好像是为哪位大娘送去了治老风湿病的药……他不会记得这些,在他的心里,帮助别人,就如同日常工作一样普通,不需要刻意记得,更不需要刻意为之。

王良曾先后荣获吉林市“优秀志愿者”、“江城好人”等荣誉称号。他的感人事迹经过红石林业局宣传、推介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林区职工群众纷纷表示,要以“身边好人”为榜样,明礼守规,崇德向善,以自身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企业成立一支以王良名字命名的爱心服务小分队,制定了长期规划,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更多想帮助别人的人提供平台和机会。

上一条: “最美森林防火瞭望员”张善贵的一天 (点击:16060次)
下一条: 山场里的“女汉子”——记临江林业局芒河经营所营林技术员郭玉清 (点击:18621次)
 
你是第96795565位浏览者
   集团网站群  |  其他链接  |  网站统计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4 jlsgj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31-88916565/88480448